足球运动的损伤以及防护
1、足球运动损伤的范围和种类
足球运动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其中的外伤有拉伤、摔伤、撕裂伤、骨折、关节脱位、肌肉痉挛等。最常见的创伤是因跌倒、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急停急转身、冲撞或因场地不平、场地过滑等原因引起的急性创伤。损伤中除一般常见的擦伤以及挫折外、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其次是大腿前后的肌肉群的拉伤和挫伤;再次是膝关节损伤。
2、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1)激烈比赛的损伤:
比赛的时候由于紧张的争抢,快速的跑动与铲球,容易发生大腿和小腿肌肉的拉伤和肌纤维的断裂。突然改变体位,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者外展都要引起膝关节、髋关节韧带以及骨损伤的原因。
(2)由于球的间接作用损伤:
这种损伤的部位多发生于下肢,例如,用脚外侧踢球时,容易损伤距腓前韧带,这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用脚内侧前脚掌踢球,膝关节由于在屈曲位,小腿突然因球的作用面外展外旋,很容易造成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半月板和前十字韧带的损伤。特别是在与对方运动员发生“对脚”的情况下,腹部肌肉由于没有用力,也很容易造成内外侧副韧带的撕裂损伤,有时股四头肌收缩过猛,也会造成股四头肌,股直肌腹或腱膜的撕裂损伤。
(3)球击损伤:
例如面部的擦伤、挫伤;腹部的挫伤(肝脾破裂、胃肠道挫伤)等。但最典型而且最常见的损伤是守门员
的手指损伤,如拇指、食指或其它手指和韧带牵扯或关节脱位。
(4)踢伤:
比赛的时候大小腿部常常被对方的“球鞋”、“膝关节顶撞”以及“小腿”踢撞,引起肌肉挫伤、皮下血肿,肌肉断裂(最常见的是肌肉四头肌的损伤)以及骨的顶伤(如胫骨骨折,或胫骨创伤性骨膜炎)等。
(5)摔倒损伤:
在运动员争顶、冲撞或疾跑时突然失去重心摔倒,尤其在灰渣场上,泥土场地上最容易造成擦伤,严重的可造成创伤性滑囊炎(膝及肘)、膑骨骨折,脊柱骨折,脑出血,脑震荡等。在人造草坪上摔倒还会出现热烧伤和皮肤感染。
(6)其他的慢性损伤:
除上述情况以外、足球运动又因为劳损而发生慢性损伤,如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病(又名“足球踝”),其成因之一是局部劳损,X光拍片踝关节前后骨质增生,趾骨炎及膑骨软骨病。膑骨劳损表现为膑骨软骨和脂肪垫脱出。
3、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
(1)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加强思想教育:
平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克服麻痹思想,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发扬良好的体育道德风貌。
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教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认真研究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事先相应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全面训练和基本技术教学,运用各种练习手段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单一的训练方法,防止引起局部负担量过大。要遵守循序渐进,个别对待教学原则,负荷要逐渐增加,在学习新动作时要注意正确规则,做到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分解动作到完整动作的教学。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剧烈性运动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既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又有专项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适当做一些力量性和伸展性的练习,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谨慎小心,防止伤势的加强,全套准备活动要循序渐进,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
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较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如:为防治髌骨劳损,可采用“站桩”的方法来增强股四头肌和髌骨的功能;为了防治腰肌劳损,除加强腰背肌的训练以外,还应加强腹肌的力量训练,有利于防止脊柱过伸而造成腰部损伤等。
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意识:
每个参加体育运动的人,都应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如身体重心失去平衡时,应立即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维持身体的平衡;当踢球时人体快要跌倒时,要立即低头、屈肘、团身、含胸,以肩背部着地顺势做滚翻动作,而不可以直臂撑地;从高处跳下时,要先用前脚掌落地并同时屈膝,以增强缓冲作用等等。
加强保健指导工作:
对参加体育运动的人,都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查,了解他们身体发生的变化。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身体若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请医生作医学检查。要认真地做好场地,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具(如护腿板)的管理和卫生安全检查,对已损坏的场地设备要及时维修。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平时要加强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遵守体育卫生要求的自觉性。
足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原因:
1.激烈比赛致伤比赛时紧张地争夺、疾跑与铲球,易发生大腿与小腿的肌肉拉伤与断裂。突然改变体位,小腿的突然扭转、内收或外展,可以引起膝、踝关节的韧带及骨的损伤。
2.因球的间接作用致伤这种损伤多见于下肢。例如,用脚外侧踢球,就容易损伤距腓前韧带,这是最常见的踝关节损伤。用足内侧前脚踢球,由于膝关节屈曲,小腿突然因球的作用而外旋外展,就很容易损伤膝的内侧副韧带、半月板及前十字韧带。特别是与对方运动员“对脚”时更容易发生。
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1.肌肉韧带拉伤
内因:训练水平不够、柔韧、力量、协调性差,生理结构不佳。
外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气温、湿度、上课内容不好,教练专业水平不够。
预防:选教练、场地及适当的课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锻炼、准备活动充分、循序渐进。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
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2.关节扭伤
内因:技术掌握不好、协调性差,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小、生理结构不佳、疲劳产生体力差。
外因:准备活动不够、场地滑、器材使用不当、教练、内容不好(动作速度快、转、跳多)。
预防:准备活动充分、了解设备使用、循序渐进,让教练或自己速度放慢。
处理:24小时前为急性期
方法:停止运动、冷敷、包扎、抬高受伤部位。
24小时后为恢复期:配合按摩、微动、康复或恢复性锻炼。
3.心力憔悴
表现: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预防:教练或练习者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
处理:离开热的地方,宽衣、湿衣。清醒后给他慢喝些水、注意观察,病人当天不要多运动。
4.运动疲劳
表现:心悸、心动过速,运动后血压、脉搏恢复慢,内脏不适、血尿等。人发冷,多汗、脸色白或红、头痛、晕、虚、筋疲力尽。
原因:训练方法不对、不循序渐进、系统训练,运动量大、训练时间多长、休息不充分等。
预防:安排合理的训练时间、计划,注意劳逸结合。
处理:调整锻炼计划,运动量,循序渐进、进行系统训练、全面训练。
5.重力休克
表现:头晕、眼发黑、心难受、脸苍白,手发凉,严重时晕倒。
原因:动时血液都供应下肢、突然静止运动时静脉回流不够,脑缺血缺氧,产生脑贫血。
预防:强度运动后,不要马上停止运动。
处理:让患者平卧、脚垫高、头低于脚,从小腿顺大腿按摩。
6.心绞痛
表现:心绞痛经常表现在腿和腹部的疼痛和抽筋现象。
原因:经常在冷的地方锻炼,喝冷饮料,不做伸展运动和按摩,不喝盐水会使病情更严重。
预防:注意选择良好的锻炼环境,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室内有空调的健身房。
处理:休息,让练习者在良好的环境去。
7.中风表现:严重心脏疾病,人体功能受影响,皮肤干、红、热现象、脉搏快、弱,呼吸浅等。
处理:有知觉:适量喝水、宽衣、如呕吐就不要给流质食物、打电话,送医院等。
失知觉:打电话呼救,让他侧躺,观察呼吸,冰块放在腕、踝、腋、颈脉处,不按摩。
8.运动腹痛
原因1:肝脾淤血,慢性腹部疾病。
原因2:呼吸肌痉挛(准备活动不够,肺透气低,运动与呼吸不协调)
原因3:胃肠痉挛(运动前吃得过饱、饭后过早运动,空腹或喝水太多)预防:运动前健康检查,合理安排运动饮食,吃饭前后1小时运动,不空腹、喝水太多运动。
处理:减慢运动速度、加深呼吸、调整运动呼吸节奏、手按疼痛部位,实在不行停止运动;口服减痉挛药物(阿托品、十滴水)。
9.脚底筋膜炎
原因1:脚底频繁压力过多产生的疼痛。原因是套路不适合、鞋子问题、脚的生理结构不好。
原因2:钙的沉淀在脚跟骨上、脚底筋膜炎和神经刺痛。
预防:准备活动要充分(包括脚部的准备活动)。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澡。
10.籽骨炎
原因:运动中的突然的重压力在籽骨上,造成骨折和发炎。
预防:选择有缓冲的鞋子和缓冲力纠正。
11.肌腱、小腿肌痛
原因:经常提脚跟造成的。
预防:运动前后的准备活动和放松要多伸展肌腱、小腿肌可以防止损伤和减轻疼痛。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伸展助减痛等。
12.半月瓣症
原因:半月瓣症一般由过度膝部动作、跑步,造成的,半月瓣症常会有"咔"的响声。
预防:减少过多的膝部动作、减少转体、跳等的撞击动作。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
13.关节炎、黏液囊炎
原因:过度训练。
处理:休息和看医生。骨关节炎是由于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肿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人体的免疫系统的疾病造成的。
14.腰肌劳损
原因:练习方法不当(如:仰卧起坐时不屈腿),急于求成运动而疲劳损伤。
预防:学习正确的动作技术,不急于求成。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澡。
15.颈椎疾病
原因:练习方法不当(如:仰卧起坐时不抱颈),颈部运动过多而疲劳损伤。
预防:学习正确的动作技术,颈部运动不要过多。
处理:注意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澡。
16.胫骨膜炎
表现:胫骨前骨膜与骨有剥离的感觉,产生疲劳、酸痛。
原因:练习方法不当,地面不平等,小腿的肌肉发展不平衡,突然的压力。
预防:学习正确的锻炼方法(如:不要长时间的连续跳跃动作、上下踏板动作)。
处理:注意全面锻炼、练习后要放松、休息、按摩、热水洗,做伸展练习减疼痛等。
足球是目前世界上开展的更为普遍,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球类运动战略多种多样且难度较大,运动时大部分技术性姿势主要用脚来完成,因此下肢是足球运动员比较容易损伤位置。但在下肢中膝盖骨的漫性健身运动创伤是多见于创伤。踢足球踢空、二人对脚、运球变向突破上篮跑等曲膝时随着扭曲最容易导致膝盖骨半月板损伤;长期性的训练易导致髌骨软骨衰退症和髌腱尾端病、股四头肌亚急性裂伤或髌腱破裂及其踝关节嵴挫伤后引起的骨膜炎。
足球队比赛场大、时间久、运动量大、抵抗猛烈、在高速下进行姿势,导致足球运动员的下肢骨关节和周边肌肉组织、筋腱处在超负荷工作情况,容易引起损伤:包含韧带拉伤、扭到、挫伤、擦破这些。提及膝盖骨,那可真是各种损伤的“多发地”。除开做为人体最大的重量骨关节,起到载重功效之外,人体的下肢主题活动、转为突破上篮都要膝盖骨的协同效应,这就导致其负伤风险性俱增。十字韧带的负伤一般是因为膝盖骨过伸或是过多外旋造成的。这类损伤在需要变向、急卖并结合各种各样突破上篮动作的运动时普遍,典型的便是足球队、篮球赛。因而,粉丝对肌腱损伤这个病应该十分熟悉。
当膝盖骨同步进行屈伸运动和旋转运动时,半月板需要按照这几种健身运动的不同要求进行挪动转变。结果导致半月板没有看到在适合的位置上,被膝盖骨关节面压挤,导致半月板夹伤或是裂开。半月板损伤在足球、体操运动等运动之中归属于比较常见。十字韧带损伤: 暴力行为使膝盖骨过伸或过多外旋可引起膝盖骨前十字韧带损伤。如曲膝时,外力作用过去向后接于股骨头,或外力作用从后面往前碰撞胫骨上端,都可造成前十字韧带断裂。
膝盖骨前脱臼常因为过伸造成,必然伤到前十字韧带。若为过多外旋造成,可同时产生里侧付韧带断裂,前十字韧带损伤合拼里侧半月板损伤也较普遍。曲膝时,外力作用过去往后碰撞胫骨上端,使踝关节过多往后挪动,可引起后十字韧带损伤,乃至产生膝盖骨后脱位。韧带拉伤:是肌肉组织在运动中大幅度收拢或过多拉扯引起的损伤。这在长蹍、引体和俯卧撑练习时容易发生。韧带拉伤后,挫伤位置剧烈疼痛,用手可触到肌肉紧张形成的索条状肿块,触疼显著,部分红肿或皮下出血点,活动内容显著受限制。
1、足球运动是创伤发生率最高的运动项目之一。其中的外伤有拉伤、摔伤、撕裂伤、骨折、关节脱位等。最常见的创伤是急性创伤。损伤中除一般常见的擦伤以及挫折外、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其次是大腿前后的肌肉群的拉伤和挫伤;再次是膝关节损伤。
2、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激烈比赛的损伤、由于球的间接作用损伤、球击损伤、踢伤摔倒损伤、其他的慢性损伤。
3、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及原则:
意义: 参加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积极预防运动损伤对增强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加强易伤部位的训练、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意识。
足球常见的运动损处理办法有哪些?足球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扭伤、骨折、脱臼、擦伤、撞伤、挫伤、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足球运动损伤的急救办法,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踝关节扭伤
扭伤是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及肌腱所致。踝关节扭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关节韧带损伤。
主要处理措施有:
如外侧韧带损伤较轻、踝关节稳定性正常时,早期可抬高患肢,冷敷,以缓解疼痛和减少出血、肿胀。2~3天后可用理疗、封闭、外敷消肿止痛化瘀药物,适当休息,并注意保护踝部。若症状严重,或韧带完全断裂或有撕脱骨折者需用短腿石膏靴固定患足,使其保持“矫枉过正”的位置,约4~6周。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推断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受伤后切忌立即搓揉及热敷。
肌肉拉伤的处理措施主要有:
1、注意休息!
2、弄清伤势将受伤部位轻轻转动,做一些轻柔动作以确定哪些肌肉、肌腱、韧带疼痛或受了伤,这样就能知道治疗动作应该集中在何处,并在强烈锻炼时应该避开哪些动作。
3、不增加伤处的负担。
4、按摩。
5、冰敷,受伤处一般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用冰敷可减轻肿胀。
6、热力热敷往往用于长期受伤后的养治。
韧带损伤
韧带损伤易发生的部位是踝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
处理措施主要有:
止痛和加快消肿,局部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休息、冷敷、压迫并抬高——韧带损伤后的头48至72小时的基础治疗。立即局部休息以避免继续损害。冰敷分钟进行10分钟停止的交替,可以减少胀和炎症。
擦伤
擦伤是身体某一部位的皮肤受外力的作用摩擦所致,使皮肤组织被擦破出血,或组织液渗出。
处理措施主要有:
小面积或轻度的擦伤,可用红药水或紫药水涂抹患处,无需包扎。大面积或深度的擦伤,需用生理盐水冲洗污染的伤口。如污染过于严重,可用经过消毒的小刷子将污泥刷净,再用消毒的纱布和凡士林油纱布橙盖伤口,最后用纱布绷带加压包扎(紧紧包扎)。擦伤部位如在关节或关节附近部位,最好在创面涂抹消炎软膏,不要包扎,以免引起组织干裂而影响活动,或一旦感染后容易波及关节。面部擦伤处最好不抹紫药水。
脱臼
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伤者要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作结。如脱臼部位在髋部,则伤者应立即躺在软卧上,送往医院。
肘关节脱位急救措施:
发生肘关节脱位时,如果跟前无救助者,伤员本人根据肘关节的伤情判断是关节脱位,不要强行将处于半伸位的伤肢拉直,以免引起更大的损伤。可用健侧手臂解开衣扣,将衣襟从下向上兜住伤肢前臂,系在领口上,使伤肢肘关节呈半屈曲位固定在前胸部,再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有人救助,若救助人员对骨骼不十分熟悉,不能判断关节脱位是否合并骨折时,不要轻易实施肘关节脱位的的法复位,以防损伤血管和神经,可用三角巾将伤员的伤肢呈半曲位悬吊固定在前胸部,送往医院即可。
相关阅读:足球运动损伤的急救办法
冷冻喷雾剂的使用
冷镇痛喷雾剂又名冷冻剂,它是近年来国外广泛应用的新型止痛剂,对关节扭伤、肌肉拉伤、撞伤、踢挫伤(未破皮)等,有消炎、止血、防止肿胀发展的作用。它不是麻醉剂,同以往我国用于浅表层麻醉剂氢乙烷性质不同。由于它能迅速止痛、止血,颇受足球运动员欢迎。
不过,中医有不同看法,认为它对深部的血管破裂不一定有效,不如在患处用棉花、绷带加压包扎可靠,而且不留下受凉的后患。所以,我国近来氢乙烷已停产,冷镇痛喷雾剂使用也还不够普遍。在应急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冰袋包扎24小时,或用冷水毛巾敷贴亦可奏效。
下肢顶撞或踢挫伤
轻度受伤者,局部皮肤微肿,疼痛不严重。稍加冷敷即可继续上场。重的则皮下出血,红肿部位大,或隆起大包,触手即痛。这时,即需利用上述喷雾剂加包扎处理。伤在大、小腿处的,可外加护套。赛后,还应用凉性中草药(如五虎丹或新伤一号)进行调敷,即助消肿止痛。每天敷药一次,轻者2—3天可愈;重者约需一周。还可配合按摩治疗,加速活血散淤。如果场上发生骨折,或腹部、生殖器部位重度挫伤,还可能休克,则需立即抬出场外及时处理。挫伤后24小时内,切不可热敷或热水浸泡,以防血管扩张,加剧出血、肿胀。这将不利于迅速恢复。挫伤是皮下小血管、软组织损伤,肌肉纤维没有明显断者,可保持跑步、小量活动,不要停训。这有利于淤血肿胀的消散吸收。
膝关节扭伤
因场地不平,或拼脚、或被对方蹬、踩、拌,使踝关节发生内翻或处翻或扭伤。检查方法:看红肿程度;能否做屈伸踝动作;内、外翻韧带松不松;叩击足跟底部痛不痛等。一般单纯性关节扭伤,是关节一周痛,肿在关节缝内,能做屈伸和内、外翻动作,若是跟腓前韧带损伤,大多是内翻式扭伤,外踝上部肿胀,局部压痛,作内翻重复动作时最痛;若是跟腓后韧带损伤时,外踝下部肿胀、压痛,做内翻动作时,如足背第5跖骨基底部疼、局部肿胀、压痛,足前拿挤压痛时,需照光X片,除外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踝屈伸动作如果受限,还需考虑小关节脱臼的可能。如无骨折可疑,只是关节囊、韧带损伤,就在患处喷冻剂或冷敷,再加压包扎固定。
如是内翻式扭伤的,绷带要从外调向上包裹,以限制足踝再次内翻。扭伤重者,不能行走,应停止参加比赛,扭伤轻者,处理后可继续上场。赛后再对症治疗,一般踝关节扭伤,包括关节囊、韧带损伤,需外敷五虎丹或新伤一号,消肿止痛,高抬患肢。三天后开始深蹲、踝部按摩,促进囊内积液吸收。一般3—5天可愈,重者7—10天可痊愈。
腿部肌肉抽 筋
赛中或赛后抽筋,是常见现象,是由于肌肉失去正常调节功能的一种强直性收缩反应。造成的原因,或因跑动过多,肌肉太累,突然冲刺;或因出汗太多,盐份丧失超量;或因天冷肌肉发僵,受突然动作的强刺激等。抽筋后,首先精神要放松,设法使抽筋的肌肉被动伸长,痉挛现象就会逐渐缓解。
具体治疗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大、小腿后部肌肉群抽筋时,可平坐地上,伸直大、小腿,将足前掌上翘,休息几分钟就会好;厉害的抽筋,需要别人帮助扳腿。可让病人平躺地上,将大、小腿尽量伸直,再将足背上翘。并配合点穴“殷门”(大腿后中部)、“承山”(小腿后中部)、,静止不动3—5分钟,一般可缓解。如还不行,可再重复伸脚、扳脚、点穴。因出汗过多者,要加服盐片3—4片。
足部起水泡
地硬、鞋紧,常使足前掌内、外侧或足趾下起水泡、血泡。处理方法:先用碘酒、酒精消毒,再用7号注射用针头挑破水泡放水,用消毒棉球挤净,放一点消毒棉花在伤口处,帮助吸水、外贴胶布即可继续比赛。赛后,还可以进一步用紫药水、四环素药膏处理,每次洗澡后更换敷料,只要不感染,三、两天就会好的。
肌肉拉伤
当球员带球冲刺、射门、长传、接高球、急停、急转时,都可能发生大腿前后部、小腿三头肌拉伤。重者跛行,做重复动作即痛。一般伤情轻重、自我感觉处理。伤轻的喷点冷冻剂,戴上护腿又可上阵;中等受伤者,除喷剂外,加压包扎、加护腿,基本还能坚持比赛;伤重者行走困难,要抬出场冷敷包扎,高抬患肢,停止比赛。肌肉拉伤后,除上述处理外,还可在痛点集中处,打强的松龙液局部封闭。两天后配合按摩,电脉冲按摩,以助肌纤维损伤早日恢复。
伤后治疗
足球运动创伤的特点是,硬伤多,一般伤情较重。除骨折或韧带断裂外,如治疗及时,容易恢复。不受伤的足球运动员是少有的,场上急救处理也只是初步。真正的治疗还是场下系统进行,要求不留后遗症。一般人可以全休养伤,而运动员不行。运动技术的基本功要天天练,带伤边治边练是经常的。这可以促进损伤愈合,早期恢复功能。急救处理、伤后系统全面治疗和早期功能锻炼,是运动创伤治疗过程的三步曲。
足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及原因分析
(一)原因
1、物理因素
比赛和训练中对方争球时,大、小腿等部位常常被对方碰撞、踢击或拌摔、推拉等造成身体各部位尤其是膝、踝关节突然改变体位或过度内收外展、扭转等引起肌肉、韧带及骨的损伤。被球踢击到面部、腹部、阴囊及等都可以造成外力损伤,粗野及犯规动作是引起拐伤的主要原因。运球抢球时,踩在球的上面,也容易引起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准备活动不充分,保护措施不完善,都会造成局部劳损。此外,肌膜炎,腰肌筋膜炎、筋骨软骨病等均属劳损,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2、心理因素
影响运动员损伤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唤醒水平、焦虑、注意力和自信心。这些心理反应可通过运动员的自我评价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表现出来。过度的唤醒激发。情绪的变化能激发,同时也能抑制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适度的唤醒水平能使运动员临场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缺乏唤醒的激发,身心的能量和技术动作的发挥只能局限在较低的水平上。过度的唤醒激发又将阻碍技术水平的发挥。在疲劳状态下,大脑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明显降低,运动员的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功能率乱,运动员的本体感受器的技能状况下降,动作的稳定性降低,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容易受伤。
(二)原因分析
1、运动员的身体特征
运动员的身体特征因人而异。与损伤有一定关联的因素大体上表现在年龄、体重、身体姿势等方面。年龄是一个难以控制的因素,而生长的年龄是运动员与周围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时间尺度,它与生物上的生长和经验是不可分割的。正确的姿势能防止突然和以外的扭伤,消极懒散的姿态加上肌肉弹性较差则使运动员易于受伤,而不断变换的姿势加上较好的`肌肉弹性能保护韧带。
2、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目前,人们对于运动损伤问题的心理方面的注意力在增加。布罗迪.L认为运动事故问题的核心在于运动员的性格。他描述了个性特征,包括:机能不足的感觉;敌视的感觉;责任感不足;身体的全神贯注的能力;与攻击性不相称的能力;胆怯;无懈可击的感觉;易激动的队员被观众嘲笑和对导致焦虑的压力的一系列反应及生活态度等所引起的高度激动。
3、运动员的身体状况
这涉及到为确保运动员获得最适宜的竞技状态所采用的手段,它包括:一个在训练、饮食、休息和按摩之间保持平衡的计划;增加肌肉爆发力量、耐力和其他素质的练习;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保护动作、快速的反应和身体柔韧性的课程。此外不良的嗜好,如吸烟、酗酒、以及疾病不仅影响竞技能力,而且也易导致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受伤。
足球运动的损伤及处理方法
1.1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的部位通常在大腿后群肌、腰背肌、小腿三头肌、大腿内收肌群。肌肉拉伤后,会出现伤处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紧张或痉挛,触之发硬的症状。检查肌肉拉伤的方法是采用肌肉抗阻力收缩试验,肌肉拉伤较轻者有疼痛感局部肿胀、压痛症状;重者可致肌肉断裂,肿胀明显,皮下瘀血显著,肌肉出现收缩畸形。
1.1.1处理方法:
比赛中肌肉拉伤时,应立即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镇静止痛剂。24h后可外敷中药、痛点药物注射、理疗等。
1.1.2预防:
在剧烈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平时要结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加强易伤肌肉的力量和柔韧训练,注意各技术的动作要领的合理运用,注意外界因素对易伤部位的影响,循序渐进以防再伤。
1.2关节韧带损伤:
关节韧带损伤主要是由间接外力作用引起的一种闭合性损伤,损伤的部位通常在踝关节,膝关节,掌指关节等,关节韧带损伤后会出现局部疼痛,肿胀,局部有明显压痛,关节运动功能受到障碍等症状,检查韧带损伤的方法是采用关节侧搬试验。
1.2.1处理方法:
比赛中关节韧带扭伤时,应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并适当休息,以减轻出血和肿胀,24-48h后,拆除包扎,根据伤者情况可采用中药外敷,痛点药物注射,理疗和按摩等。
1.2.2预防:
平时要注意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韧带柔韧性练习,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的幅度,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注意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消除引起损伤的各种不利因素。
1.3擦伤和撕裂伤:
擦伤和撕裂伤对比赛和训练的影响并不算严重,往往最容易被忽视。出现此类情况最重要的.是防治皮肤感染。对于创口浅、面积小的擦伤,可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洗净伤口,周围用70%酒精棉球消毒,创口上抹涂红汞或紫药水,不需要包扎即可。创口内若有煤渣,细沙等异物,要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冲洗干净,用双氧水,周围皮肤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纱条覆盖创面,再用消毒敷料包扎,对于皮肤撕裂伤,若伤口小,经止血,消毒处理后,用粘膏粘合即可,伤口大则需要缝合,必要时使用抗菌素治疗。(如注射破伤风针剂等)
1.4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在运动中以小腿腓肠肌最易发生,造成肌肉痉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运动量过大、肌肉疲劳;直接原因是因为出汗过多,体内电解质大量丢失所致,出现痉挛时,伴有肌肉僵硬,疼痛难忍久不缓解等症状。
1.4.1处理方法:
解除肌肉痉挛的方法采用牵引痉挛肌肉,排除小腿腓肠肌痉挛时,应让患者仰卧或坐位,膝关节伸直。牵引患者足部,将患者足踝关节缓慢地背伸,此外配合局部按摩,点穴或针刺(承山,委中穴等)。
1.4.2预防:
运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运动前适当按摩,在天气过热的时候应适当补充水、盐、维生素B1、防止肌肉痉挛的出现。
1.5关节脱臼(脱位):
关节脱臼是因为外力作用使关节面之间失去正常连接关系的一种损伤形式,分为半脱臼和完全脱臼两种,前者是关节面部分错位,后者是关节面完全脱离原来的位置,严重的关节脱臼常伴有关节囊撕裂,关节周围韧带、肌腱及其附着组织的损伤,造成关节脱臼的主要原因是摔倒后的落地姿势不正确造成的,处理的方法。首先是止痛,抗休克。一旦发生脱臼,应嘱咐伤者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以揉搓脱臼部位。如脱臼部位在肩部,可把患者肘部弯成直角,再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部托起,挂在颈上,再用一条宽带缠过脑部,在对侧脑打结,送医院就诊治疗。
1.6骨折:
骨折是足球运动中较为严重的损伤,主要发生在小腿腓骨,膝前膑骨、足外踝、肩锁骨等部位。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的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的开放性骨折。
1.6.1处理方法:
如在比赛中出现小腿骨折,应用2块有垫夹板放在小腿的内、外侧,2块夹板上至大腿中部,下至足部,用4~5条宽带分别在膝上、膝下和踝部缚扎固定。足踝部骨折,应取一块直角夹板置于小腿后侧,用棉花或软布在踝部和小腿下部垫妥后,用宽带分别在膝下、踝上和足跖部缚扎固定。颈椎骨折时,应使头部固定于伤后位置,不屈不伸不旋转,数人协力把伤员搬至木板上、头部两侧用沙袋或卷起的衣服固定,用数条宽带把伤员缚扎在木板上,严谨头颈左右旋转与屈曲
1.6.2预防:
运动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充分做开以后,关节的灵活性加大了有利于身体能更协调的开展各种技术运动作的练习,同时平时要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意识,如跳起以后落地时要适当的缓冲,倒地时要适当的做一些滚翻的动作,这些都是能够预防骨折的方法。足球运动能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品德,陶冶情操等方面体现价值,只要我们能消除、避免或控制在足球运动中产生的一系列的损伤因素,相信我们足球的未来是美好的,光明的,灿烂的。
1、足球运动中损伤的范围和种类
足球运动中损伤主要有挫伤、扭伤、拉伤、擦伤、劳损等。其中大部分损伤都发生在四肢,一般常见的有皮肤擦伤、踝关节内外侧扭伤。其次是大腿前后肌群的拉伤,甚至是撕裂。第三是膝关节损伤。第四是小腿腓骨骨折。第五是守门员的肩袖损伤及腕、指关节的损伤。此外还有劳累过度而引起的腰肌劳损,以及由于剧烈对抗而引起的内脏损伤甚至脑振荡。
2、足球运动中损伤发生的原因
体育运动中特别是在对抗型的竞赛活动运动损伤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A.思想认识不足,准备活动不当或不充分。B.技术动作的缺点或错误。C.自身的身体素质差、运动量过大、身体功能状况不良。D.心理状态不良。E.教学、训练、比赛的组织方法有缺憾。F.场地设备和服装不符合卫生标准。G.气候条件差等。再具体到足球运动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困还有:犯规动作、蹬踏、合理冲撞、球击伤、失去重心而摔伤。须特别注意的是足球运动中的背后铲球,这是非常危险而应该禁止的动作。荷兰著名球星巴斯滕便成了这一动作的牺牲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珍惜他人生命的高尚情操,而应当自觉尽量避免损伤的发生。
3、足球运动中损伤的预防
足球运动中损伤的预防可从以下几点着手:A、加强思想教育了解运动损伤的危害。B、合理安排训练及比赛,培养做准备活动习惯,特别是做好容易损伤部位的准备活动。例如:利用正、侧压腿防止大腿前后肌群拉伤;利用手腕、踝关节环绕防止踝关节扭伤等。只有准备活动做充分了才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使身体尽快进入运动状态中。C.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在摔倒时就地打滚,缓冲下摔时的力度,尽量减少损伤的程度。D.加强医务监督和设备卫生。